王英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医师免疫功能失调引起的鼻炎被称为过敏性鼻炎。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易感个体接触到致敏原后,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包括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表现为反复的喷嚏、流涕和鼻塞等症状,属于鼻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
1. 环境控制:避免接触致敏原是防治过敏性鼻炎的最有效方法。通过环境控制,可以明显减少致敏原的暴露。对于花粉过敏者,建议在花粉传播季节减少外出,关闭门窗,使用空气过滤器,并在外出时佩戴口罩和眼镜。对于尘螨过敏者,应保持室内清洁,确保空气流通,定期晒被褥,避免接触毛绒玩具等。
2. 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症状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鼻内减充血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3. 免疫治疗:适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过敏性鼻炎患者。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使患者在再次接触过敏原时症状明显减轻,甚至不再出现临床症状。免疫治疗方式包括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
4. 健康教育:过敏性鼻炎患者应了解相关知识,掌握自我防护技巧,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如出现鼻部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