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入口后出现腹痛该如何解决

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食物进入体内后引发腹痛,可能是由于食物中毒、过敏、胃肠痉挛、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等多种原因造成的,针对不同原因需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因摄入被细菌、毒素或有害物质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患者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若症状严重,需采取催吐、洗胃和导泻等措施来排出毒素。同时,根据病情进行补液、抗感染、抗毒素和止痛等治疗。

2. 过敏:对某种食物过敏可能导致腹痛、腹泻、皮疹和瘙痒等症状。患者应立即停止食用过敏源,并进行抗过敏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和泼尼松等。

3. 胃肠痉挛:胃肠痉挛可能因食物过冷、过热或过于辛辣等因素引起,导致胃肠平滑肌强烈收缩而产生腹痛。患者应立即停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并可通过腹部热敷和按摩来缓解痉挛症状。如症状严重,可使用解痉药物,如颠茄片和阿托品等。

4. 胆囊炎:胆囊炎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通常由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或化学刺激引起,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的阵发性绞痛。患者需禁食、进行胃肠减压,并使用抗感染和解痉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考虑胆囊切除术。

5. 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慢性周期性上腹痛。患者需调整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并进行抑酸、保护黏膜和促进胃动力等治疗。

腹痛的原因很多,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