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脂蛋白是一类由富含固醇脂、甘油三酯的疏水性内核和由蛋白质、磷脂、胆固醇组成的外壳构成的球状微粒。一般根据脂蛋白的密度可以将脂蛋白分为五大类: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具体内容如下:
1、乳糜微粒:乳糜微粒的主要功能是转运外源性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主要含有外源性甘油三酯,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正常人血浆中的乳糜微粒空腹12小时后就被完全清除,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容易诱发胰腺炎。
2、极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肝脏合成的脂蛋白,由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蛋白构成,主要受甘油三酯、饮食结构和代谢的影响。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往往伴有甘油三酯升高,并且还伴有胰腺炎、2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建议若是发现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还伴有甘油三酯升高,应及时在医师指导下口服降脂药物。
3、中间密度脂蛋白:主要是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血浆中的代谢物,其组成和密度介于极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之间。人血浆的中密度脂蛋白含量高低,直接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有关。
4、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一个简称, 其为血液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容易导致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会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5、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属于脂蛋白之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机体的保护性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胆固醇,重新挖掘,运送到肝脏进一步代谢,所以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
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