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小板比率偏低

王勇

河南省人民医院 全科 主任医师

大血小板比率是指大血小板占总的血小板的比例。正常值为17.5%-42.3%,但是因为各实验室检测方法、仪器存在差异,所以数值可能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如果只是单纯的大血小板比率低,不存在其他项目的异常,一般不对人体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如果伴有其他项目的异常,要考虑是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对因治疗。具体如下:

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综合征。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患者会表现为明显的贫血症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头疼、活动后心慌胸闷等症状。其主要是由于巨核细胞不能正常的分裂增殖,无法产生正常形态的血小板导致的大血小板比率偏低。治疗上,可以对症支持治疗,如果贫血严重时可以进行输注红细胞悬液或者是血小板等血液成分以缓解贫血,提升血小板。若是感染、发热严重时,可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是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可能与电离辐射、化学接触、酗酒与吸烟等有关。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发热、脏器浸润、代谢异常等,也会出现大血小板比率偏低的现象。治疗上应根据分型、分期及患者自身状况进行个体化化疗,需加强支持治疗,防止感染和出血。适宜的患者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