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跃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吐血便血同时存在属于较严重的病情,可能与肝硬化、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疾病有关。因为晚期肝硬化会导致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胃十二指肠溃疡会使血管受到侵犯,而胃癌也可侵犯胃壁血管导致出血、晚期胃癌肝功能和肾功能衰竭影响凝血功能,所以患者会出现吐血、便血等症状。具体情况如下:
1、肝硬化: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晚期肝硬化会导致门静脉扩张,很容易导致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当进食硬的食物刺破血管、血管压力过高或胃壁被腐蚀时,有一定的可能导致血管破裂。一旦食管和胃静脉曲张破裂,大量血液将进入胃,部分血液将通过呕吐排出。另一部分血液将通过消化系统,再通过肛门排出。
2、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底部的血管受到侵犯,导致破裂和出血。大出血的溃疡通常位于胃的小弯曲处或十二指肠的后壁。因此,胃溃疡出血的来源往往是胃左、右动脉及其分支。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主要来自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及其分支,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量和出血速度,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吐血和柏油样黑便。
3、胃癌:胃癌早中期也可引起便血,因肿瘤浸润胃壁导致的出血,出血量较小,多为黑便或大便隐血,较少出现呕血。一般在胃癌晚期会出现吐血、便血等症状,提示患者身体功能衰竭,生存时间短。此时,患者肿瘤开始破裂出血,身体状况明显恶化,包括肝功能和肾功能衰竭,可能导致凝血功能严重受损。而且胃肠道出血的症状难以控制,可能会出现吐血、便血等症状。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疾病,比如食管癌,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检查,明确病因后,予以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