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坤
安徽省立医院 肝病科 副主任医师一般来说,抗结核药对肝损害不是永久的,若发现肝功能异常,可以适当增加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抗结核药主要用于结核病的治疗,一般包括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胃肠道、肝脏、神经等部位的损伤。由于药物在服用后会通过肝脏进行代谢,且结核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因此需全程用药,容易导致药物毒性长期累积在肝脏内,进而对该部位造成损伤,大多数患者疾病治愈后,可遵医嘱停药,肝功能也能逐渐恢复正常。因此,该类药物不会对肝造成永久损伤。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肝功能,一般一个月左右复查一次。可能会提示肝功能异常,此时应结合检查结果进行保肝治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护肝片、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注射用谷胱甘肽等药物治疗。但也勿自行停用抗结核药物,以免病情加重,且有可能再次复发,复发后治愈的可能性较低。在治疗期间,需要保持饮食清淡,也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还需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