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导致活动性心肌缺血

王文艳

四川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导致活动性心肌缺血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痉挛、心肌桥、心律失常、贫血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是引起活动性心肌缺血的最常见原因。患者的冠状动脉可能出现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在运动时,心脏负担加重,供血需求上升,从而引发心肌缺血。

2. 冠状动脉痉挛:指的是冠状动脉的短暂收缩,造成心肌供血不足。此现象可能与吸烟、饮酒、高血压和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3. 心肌桥:这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的一部分被心肌覆盖,心脏收缩时,心肌会压迫冠状动脉,导致供血不足。

4. 心律失常:某些心律失常,如房颤和室上性心动过速,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少心肌的供血。

5. 贫血:贫血会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进而降低氧气运输,导致心肌缺氧。

6. 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还是减退,都可能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心肌缺血。

此外,活动性心肌缺血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主动脉瓣狭窄和心肌病等。若出现活动性心肌缺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