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崴脚后恢复行走能力的方法取决于受伤的严重程度和个人的身体状况,通常包括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措施。
1. 休息:在崴脚后的急性期(72小时内)尽量保持静止,避免活动。
2. 冰敷:在急性期内,可以用冰袋或冰块包裹毛巾敷在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冰敷15至20分钟,每天3至4次。
3. 加压包扎:使用弹力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以减少肿胀。
4. 抬高患肢:在休息时将受伤的脚抬高,保持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5.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非处方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
6、康复锻炼:如果崴脚后出现骨折或韧带撕裂等严重损伤,则需要手术治疗,术后还需进行长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恢复行走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恢复行走能力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需要2至6周。在恢复期间,应避免过度活动,以防再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