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慧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 副主任医师月经期间的腹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等,也可能是胃肠道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与月经周期重叠。
1. 痛经:月经期间腹痛最常见的原因是痛经,通常与子宫内膜分泌的前列腺素过多、心理因素等有关。症状表现为月经前后或期间的下腹疼痛和胀痛,可能伴随腰部不适,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
2. 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生长,可能影响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于卵巢和盆腔腹膜。主要症状包括逐渐加重的继发性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可能还伴随性交疼痛和不孕等问题。
3. 子宫腺肌病:此病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重的痛经,疼痛通常位于下腹中间,常在月经前一周开始,月经结束后缓解。
4. 盆腔炎:这是指女性盆腔内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下腹痛和阴道分泌物增多。由于月经期女性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若腹痛在月经期间加重,可能是盆腔炎的表现。
5. 胃肠道疾病:如胃肠炎和肠易激综合征等,也可能引起腹痛,且与月经期重叠。
6. 其他原因:月经期间的腹痛还可能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内节育器等因素有关。如果腹痛持续加重,伴随发热或大量阴道出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