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压迫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发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踝关节压迫的原因包括骨折、脱位、扭伤和关节炎等。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原因而定。

1. 骨折:骨折后,骨端的移位可能会压迫踝关节,导致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如果骨折没有明显移位,可以通过石膏或支具进行保守治疗。若骨折存在明显移位或为粉碎性骨折,则需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2. 脱位:踝关节脱位后,周围的软组织会出现肿胀,关节囊可能会破损,导致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需要及时复位和固定,可以选择手法复位或手术切开复位,复位后需使用石膏或支具进行固定。

3. 扭伤:急性扭伤后,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会肿胀,伴随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在急性期(72小时内),应进行冰敷并抬高脚部,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72小时后,可以进行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肿。

4. 关节炎: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可采用超短波、红外线等,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和关节腔注射药物(如玻璃酸钠、糖皮质激素等)。手术治疗则包括关节镜清理术、踝关节融合术和踝关节置换术等。

踝关节压迫的原因可能还有其他因素,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