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十二指肠是小肠的一部分,连接胃与空肠,长度大约在20-25厘米之间。其组织结构由四层组成: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
1.黏膜: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纵行皱襞之间的上皮向肠腔突出形成绒毛。绒毛的柱状上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杯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绒毛根部的上皮向下延伸至固有层,形成小肠腺,这些腺体开口于绒毛根部之间。小肠腺主要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构成,其中柱状细胞数量最多,排列成单层,游离面有纹状缘,胞质中富含多种消化酶,如肠激酶和肠肽酶等。绒毛和小肠腺的结构增加了十二指肠的表面积,有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2.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
3.肌层:由内环行和平滑肌外纵行两层组成,两层之间有结缔组织和神经丛。
4.浆膜:为一层薄薄的结缔组织,表面覆盖有间皮。
总之,十二指肠的结构复杂且功能重要,确保了消化和吸收的高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