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发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脚后跟无法着地并导致行走困难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包括跟腱损伤、足跟骨折、足踝关节脱位、足踝部神经损伤和平足症等。
1. 跟腱损伤:跟腱是人体最大的肌腱之一,位于踝关节后方,连接小腿肌肉与跟骨。跟腱损伤可能由直接撞击、过度运动、炎症或感染等因素引起。受伤后,患者通常会感到脚后跟无法着地、踝关节僵硬以及行走困难等症状。
2. 足跟骨折:足跟骨折通常是由于直接或间接的外力造成的,患者可能会感到足跟部位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严重时可能导致脚后跟无法着地。
3. 足踝关节脱位:足踝关节脱位是由于外力作用于足踝部位引起的,患者会出现足踝部位的畸形、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脚后跟无法着地的情况也可能发生。
4. 足踝部神经损伤:足踝部的神经损伤可能由切割伤、骨折或过度牵拉等原因引起。患者可能会感到足踝部位的感觉减退、麻木和肌肉无力,脚后跟无法着地的情况也可能出现。
5. 平足症:平足症是由于足弓扁平或消失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足弓塌陷、足踝外翻、足跟外翻和步态异常等症状,脚后跟无法着地的情况也可能发生。
此外,脚后跟无法着地并导致行走困难的原因还可能包括足踝部筋膜炎、跟骨骨刺和跟骨滑囊炎等。如果出现脚后跟无法着地并导致行走困难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