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脚底中间出现包块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如胼胝、鸡眼、跖疣、纤维瘤和脂肪瘤等。具体处理方法需根据原因而定。
1. 胼胝:通常被称为“老茧”,多因脚底皮肤长期受到压迫或摩擦而形成,表现为黄色或蜡黄色的角质增厚斑块。一般情况下无需治疗,减少摩擦通常能缓解症状。若情况严重,可以使用水杨酸软膏或尿素霜等外用药物。
2. 鸡眼:是由于脚底皮肤长期受到挤压或摩擦而导致的角质增生性损害,表现为边界清晰的淡黄色或深黄色圆形角质增生物,表面可能光滑或粗糙,形状类似鸡眼。可使用鸡眼膏或水杨酸软膏外敷,严重疼痛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3. 跖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足底出现细小的发亮丘疹,逐渐增大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因受压而形成淡黄色或褐黄色的胼胝样斑块,表面粗糙且界限清晰。可局部使用维A酸软膏或5%咪喹莫特软膏,也可采用冷冻或激光治疗等物理疗法。
4. 纤维瘤:是一种良性的纤维结缔组织肿瘤,通常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肿物,直径一般为数毫米至1-2厘米,生长缓慢且通常无自觉症状。可选择手术切除。
5. 脂肪瘤: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皮下局限性肿块,通常无自觉症状。较小的脂肪瘤一般无需处理,较大的则可考虑手术切除。
引起脚底中间包块的原因较多,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循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