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一旦进食后出现腹泻现象,包括食用橘子时,这表明可能存在腹泻的情况。首先需要查明原因,可能的因素包括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征以及感染性腹泻等。针对不同的病因,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 食物过敏:某些人可能对特定食物如橘子、芒果或海鲜等产生过敏反应,导致腹泻。处理方法是避免摄入这些食物,若腹泻情况严重,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等。
2. 乳糖不耐受:当体内缺乏乳糖酶时,无法有效吸收乳糖,导致肠道内渗透压升高,水分进入肠道,从而引发腹泻。处理方法是避免食用含乳糖的食品,如牛奶和酸奶等,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益生菌或乳糖酶等药物。
3. 肠易激综合征:这是胃肠道功能紊乱疾病,表现为持续或反复的腹痛、腹胀,通常伴随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的变化。处理方法包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并遵医嘱使用药物,如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等。
4. 感染性腹泻: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肠道感染也会导致腹泻。处理方法是注意补充液体,维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并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等。
腹泻的原因还有很多,如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如果腹泻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