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倒刺皮,医学上称为逆剥,是一种手指甲周围皮肤的损伤,表现为皮肤倒卷、撕裂和翘起,通常呈现纵向三角形的撕裂形态。逆剥的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皮肤干燥、物理摩擦、啃咬指甲和感染等。
1. 皮肤干燥:在干燥的天气条件下,人体的水分流失加速,若未能及时补充水分,手部皮肤会变得干燥,指甲下的皮肤容易出现裂纹,从而导致倒刺的形成。
2. 物理摩擦:频繁接触粗糙表面的物品,如清洁海绵或刷子,或手部遭受过度摩擦,都会损伤指甲周围的皮肤,进而引发倒刺。
3. 啃咬指甲:啃咬指甲会对指甲周围的皮肤施加过多的压力和摩擦,导致倒刺的出现。
4. 感染:如果手指周围的皮肤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可能会引发皮肤炎症,进而导致倒刺的产生。
虽然逆剥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引发感染和疼痛等不适。在日常生活中,应重视手部皮肤的保湿,减少物理摩擦,并避免啃咬指甲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