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痛风是什么

徐胜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免疫科 主任医师

转移性痛风是指由于痛风结晶从原发部位脱落,随血流转移到其他关节产生炎性反应,导致其他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具体如下:

痛风反复发作后,关节周围会沉积大量的尿酸结晶。当这些尿酸结晶脱落进入血流后,可以远离原发痛风部位,再次沉积在其他关节周围,引起这些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等典型痛风反应。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手关节等。转移性痛风一般提示痛风病程进展到晚期,需积极治疗控制尿酸。同时也提示原发关节痛风治疗不足,需要加快尿酸结晶溶解。

建议及时就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多休息,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勤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并多喝水。饮食上应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动物内脏、牡蛎、螃蟹等,并戒烟禁酒。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放松心情,增强身体抵抗力。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