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皮肤划痕是指皮肤表面因外部物理伤害而形成的线状痕迹。针对这种损伤,修复方法会根据伤口的严重程度和类型有所不同,包括观察等待、冰敷、药物治疗和缝合等。
1. 观察等待:对于轻微的皮肤划痕,如果没有出血或破损,可以选择观察等待其自然愈合。在此期间,要保持伤口清洁以防感染。
2. 冰敷:当皮肤划痕伴随疼痛或肿胀时,可以用冰袋敷在受伤部位,以缓解不适。每次冰敷时间为15至20分钟,且可以每天多次进行。
3. 药物治疗:若皮肤划痕出现感染的迹象,可以使用抗生素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如果划痕较深或面积较大,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或阿莫西林。
4. 缝合:对于较深或较大的皮肤划痕,可能需要缝合治疗。会使用缝线将伤口缝合,以促进愈合过程。
若皮肤划痕伴随出血、剧烈疼痛、红肿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保得到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