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颈椎病是一种骨科疾病,针灸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通经活络和缓解疼痛,对减轻颈椎病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针灸治疗颈椎病也伴随一些风险,如感染、出血、晕针和断针等问题。
1. 感染:针灸治疗需要穿透皮肤,这可能引发感染。如果使用的针具未经过严格消毒,或在治疗后未能妥善处理伤口,就可能导致感染的发生。
2. 出血:在针灸过程中,若针刺深度不当,可能会损伤血管,导致出血。少量出血通常会自行停止,无需特别处理;但若出血量较大,则需及时就医。
3. 晕针:一些患者在接受针灸时,因精神紧张或体质较弱,可能会感到头晕、恶心或心慌,这种称为晕针。虽然晕针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可能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4. 断针:在针灸过程中,若针具质量不佳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针具断裂。断针可能会留在体内,需及时就医处理。
颈椎病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具备资质的医生进行操作,并注意针刺部位的卫生,以防感染。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