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出现虫咬性皮炎,一般是由什么虫子引起

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

虫咬性皮炎是由于昆虫叮咬引发的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尤其在夜间睡觉时,可能由螨虫、蚊子、蠓、臭虫、跳蚤和蜱等昆虫造成。

1. 螨虫:螨虫是一种微小的节肢动物,肉眼难以察觉,常藏匿于床褥、枕头、沙发、地毯和毛绒玩具等物品中。被螨虫叮咬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色丘疹和瘙痒等不适症状。

2. 蚊子:蚊子是叮咬人类的常见昆虫之一,尤其在夏季的夜间活动频繁。被蚊子叮咬后,皮肤通常会出现红肿和瘙痒等反应。

3. 蠓:蠓是一种较小的双翅目昆虫,通常在潮湿环境中出现,如草丛、树林和水边等地。被蠓叮咬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红斑和瘙痒等症状。

4. 臭虫:臭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栖息在床垫、床板、墙壁和地板的缝隙中。被臭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肿和瘙痒,严重时还可能伴随发热和头痛等全身症状。

5. 跳蚤:跳蚤是一种寄生性昆虫,主要寄生在人和动物的毛发中。被跳蚤叮咬后,皮肤会出现红色斑丘疹和瘙痒等反应。

6. 蜱:蜱是一种吸血的节肢动物,通常栖息在草丛、树林和灌木丛中。被蜱叮咬后,蜱的口器会深深插入皮肤,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和急性炎症反应。

晚上睡觉时出现虫咬性皮炎也可能由其他昆虫引起,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