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皮肤科 主任医师治疗黄褐斑的药物种类繁多,除了氨甲环酸片,常见的口服药物还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C、谷胱甘肽和舒肝颗粒等,外用药物则有氢醌霜、曲酸、壬二酸霜和复方熊果苷乳膏等。
1. 氨甲环酸片:这是一种止血药物,能够通过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的结合,进而抑制纤维蛋白的分解,达到止血效果。近年来,氨甲环酸被应用于黄褐斑的治疗,可能是因为它能抑制黑素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的合成。
2. 维生素E:维生素E具备抗氧化特性,能够保护细胞膜及其他细胞结构,防止自由基造成的损伤。口服维生素E有助于改善黄褐斑的情况。
3. 维生素C:作为一种抗氧化剂,维生素C能够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并将黑色素还原为无色的氧化型色素,从而改善黄褐斑。
4. 谷胱甘肽:谷胱甘肽是一种含巯基的三肽,具有抗氧化和解毒的功能,能够加速体内自由基的清除,并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减轻黄褐斑。
5. 舒肝颗粒:这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舒肝理气和调节月经的作用,适用于因肝郁气滞引起的黄褐斑。
6. 氢醌霜:氢醌霜是一种皮肤褪色剂,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合成,从而减轻黄褐斑。
7. 曲酸:曲酸是一种酪氨酸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黑色素的合成,进而减轻黄褐斑。
8. 壬二酸霜:壬二酸是一种天然的饱和二羧酸,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有助于减轻黄褐斑。
9. 复方熊果苷乳膏:熊果苷同样具备抑制酪氨酸酶的功能,能够减少黑色素的合成,并具有润肤效果,适用于黄褐斑的治疗。
药物治疗黄褐斑的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且不同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也各不相同。因此,选择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