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瘘病人术后如何通气

李方跃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

肠瘘是指肠道之间、肠道与其他器官或体外形成的病理性通道,导致肠内容物泄漏,进而引发感染、营养不良及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肠瘘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术后通气时间因瘘的部位、原因及手术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以通过调整体位、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适当运动等方法来促进通气。

1. 调整体位:术后应采取半卧位,以促进引流和通气,同时鼓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

2. 药物治疗:可使用新斯的明等药物来增强肠道蠕动,帮助通气。此外,开塞露等药物也可用于刺激排便,进一步促进通气。

3. 物理治疗:通过腹部按摩、热敷和针灸等物理治疗手段,可以有效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通气。

4. 适当运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这有助于增强肠道蠕动,促进通气。

若肠瘘患者术后长时间未能通气,应警惕可能存在肠梗阻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