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芳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主动脉瓣退行性改变指主动脉瓣叶呈黏液样改变,组织菲薄和半透明状,不能耐受主动脉内舒张期压力而产生关闭不全。常见于梅毒性主动脉炎、马凡氏综合征等,主动脉瓣与炎症反应、骨化与钙化、细胞外基质重塑有关,主动脉瓣的弹性降低,可能出现钙化、硬化等。具体如下:
1、主动脉瓣退行性改变常见于梅毒性主动脉炎、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中层坏死、老年性退行性改变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升主动脉动脉瘤中。由于主动脉瓣呈严重关闭不全,周围动脉的脉压明显增宽,在血流动力学上左心室有重度容量性负荷加重,因此左心室向左、向下、向后增大,左心室造影和超声检查均显示左心室腔明显增大,主动脉瓣重度反流。造影剂在左心室与升主动脉内来回流动,停留时间较长,不能迅速排空。
2、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是瓣膜随着年龄增长其结缔组织发生纤维化和钙化,导致瓣膜局部增厚、活动度降低、瓣膜启闭功能障碍及羟基磷酸盐沉积的老年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主动脉瓣退行性变是一种多机制主动调控的病理、生理过程。与炎症反应、骨化与钙化、细胞外基质重塑、血流动力学影响、RAS系统激活、脂质沉积、氧化应激反应、钙磷代谢、内皮细胞对间质细胞的调控、内质网应激、感染及基因多态性有关。
3、主动脉瓣的弹性降低,可能出现钙化、硬化、心室增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病变。应注意控制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并定期检查,以避免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平常注意多喝水,多休息,不熬夜,不吃辛辣刺激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