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友文
安徽省立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正常情况下,泌尿系统感染会引起尿蛋白增高。通常局限于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一般不会出现尿蛋白。患者可以服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在泌尿系统感染控制后尿蛋白就会消失。
泌尿系统感染后,会减少肾小管对蛋白质的再吸收,从而增加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而且在泌尿系统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细菌蛋白和粘蛋白,或引起少量出血,导致血红蛋白升高。尤其是在急性感染或体温升高时,尿蛋白排泄量增加,导致蛋白质定性检测呈阳性。
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蛋白增高,通常局限于上尿路感染。例如反复膀胱炎、反复尿道炎等,引起上尿路感染时会波及肾盂,从而引起急、慢性肾盂肾炎等疾病。此时,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痛、腰胀、发热等症状,在化验尿常规时会发现尿里有大量蛋白。
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泌尿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尿培养、药敏结果选取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头孢地尼、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等,待泌尿系统感染得到控制后增高的尿蛋白就会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