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河南省人民医院 全科 主任医师螳螂是能吃的,其具有定惊止搐,解毒消肿之功效。其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及磷脂,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其卵鞘还可用于补阳气、调经等病症的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具体如下:
螳螂多栖于向阳背风的灌木、矮小竹丛及草丛荒地处,分布于南方各地,可以晒干后,取1-2只研末内服,其体轻、质脆,易碎,气微,味微咸、涩,归心、肝经,具有定惊止搐、解毒消肿之功效,可用于小儿惊厥抽搐、咽喉肿痛、疔肿恶疮、痔疮、脚气。本品助阳固涩,故阴虚多火,膀胱有热而小便频数者忌用。
螳螂体内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还有18种氨基酸以及7种磷脂。其中就含有人体需要的8种氨基酸,有宜于心血管疾病,促进红细胞的合成及发育的作用。
除了螳螂成虫本身的药用性和食用性,螳螂的卵鞘也可以入药,一般中医叫作螵蛸或者是桑螵蛸。具有补男性阳气的作用,也可用于女性月经不调。对尿频和遗尿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甚至是手上的冻疮或者身上的疱疹也有一定的效果。
平常不可以盲目用螳螂当中药滋补,在使用的要听取中医师的建议,明确是否合适服用螳螂,剂量也需要咨询后才可以使用,以免造成一些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