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外伤后出现耳闷应如何处理

王英歌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科 副主任医师

耳部外伤后出现耳闷的常见原因包括外耳道损伤、鼓膜穿孔、听骨链损伤和内耳震荡等。针对不同原因需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 外耳道损伤:外耳道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擦伤或撕裂,血痂也可能导致堵塞,从而引发耳闷。主要的处理方法是进行局部清洁和消毒,保持外耳道的干燥,以防感染。如果出现感染,需局部使用抗生素,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2. 鼓膜穿孔:耳部外伤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进而出现耳闷和听力下降等症状。若没有继发感染,大多数患者的鼓膜穿孔会在1到3个月内自行愈合。如果未能自愈,则需要进行鼓膜修补手术。

3. 听骨链损伤:耳部外伤可能导致听骨链的脱位或骨折,进而引起耳闷和听力下降。可以通过耳内镜下手术进行修复。

4. 内耳震荡:内耳受到震荡后,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和耳闷等症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可使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等。

耳部外伤后如出现耳闷,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