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振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临床上,颅内钙化一般指的是颅内发生了钙质的沉积。颅内钙化通常分为生理性钙化和病理性钙化两种。生理性钙化如果没有特殊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治疗,而病理性钙化则需要根据病因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治疗。
生理性钙化一般见于松果体、脉络丛以及大脑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钙化面积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老化现象,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有害的影响,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这个钙化是在短时间内增大的,就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来明确病情,必要时需要进行手术来治疗。
病理性钙化可见于颅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等。如果颅内发生感染性疾病就会使得颅内发生脑实质多发、结节样钙化,此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进行治疗。如果是内分泌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异常,也会出现颅内钙化,此时就需要针对甲状腺机能异常进行确诊及内分泌专科治疗。如果颅内有恶性肿瘤,如脑膜瘤、颅咽管瘤等,也会造成颅内钙化,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情,并根据情况选择手术或者放疗、化疗进行治疗。
如果颅内出现钙化,建议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应该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进行规范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