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天气寒冷时,脚部可能会出现脱皮现象,这可能是生理性因素造成的,比如皮肤干燥,也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如足癣、接触性皮炎或湿疹等。具体处理方法需要依据具体原因。
1. 皮肤干燥:在秋冬季节,人体的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功能会明显减弱,导致皮肤变得干燥,从而引发脚部脱皮。使用润肤剂通常能有效缓解症状。
2. 足癣:这种皮肤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常伴有脚部脱皮和瘙痒等症状。患者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确保脚部干燥,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益康唑或酮康唑等。
3. 接触性皮炎:这种情况是由于皮肤接触到特定物质后,导致接触部位及周围区域发生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瘙痒和脱皮等。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轻微症状者在停止接触后可自行缓解,严重者则需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和炉甘石洗剂等进行治疗。
4. 湿疹:湿疹的发生与遗传、免疫、感染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脱皮和瘙痒等。患者应避免抓挠和热水烫洗,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药物(如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等)以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进行治疗。
如果脚部脱皮的情况较为严重,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