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引发急性肠胃炎的细菌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大肠埃希菌、弯曲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气荚膜梭菌和耶尔森菌等。
1. 大肠埃希菌:这是引起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细菌之一,通常通过食物或水源进入人体,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2. 弯曲菌属:包括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等,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感染,导致急性肠胃炎。其症状与大肠埃希菌感染相似,但可能伴随发热和头痛等表现。
3. 志贺菌属:如痢疾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等,是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致病菌。志贺菌属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进入人体后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导致腹泻、腹痛、发热、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4. 沙门菌属:包括伤寒沙门菌和副伤寒沙门菌等,通常通过食物或水源感染,可能引发急性肠胃炎或伤寒、副伤寒等疾病。沙门菌属感染的症状与志贺菌属相似,但病情可能更为严重,甚至引发中毒性休克和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5. 产气荚膜梭菌:这是一种厌氧菌,能够产生强烈的外毒素,导致急性肠胃炎和食物中毒等疾病。感染后,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热,腹泻物可能呈稀水样或血水样,并伴有恶臭。
6. 耶尔森菌:包括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假结核耶尔森菌等,可能导致急性肠胃炎和阑尾炎等疾病。感染后,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细菌引起的急性肠胃炎症状和治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因此,若出现急性肠胃炎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