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玉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舌苔是指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由脾胃之气,蒸化胃中食浊而产生。正常的舌苔一般是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舌面的中部和根部稍厚。
没舌苔一般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也是全身虚弱的一种征象。舌红而无舌苔,多为阴虚燥热;舌淡而苔剥或无舌苔,多为血虚或气血两虚;镜面舌色红绛者,为胃阴枯竭,胃乏生气之兆,属阴虚重症;舌色恍白如镜,甚则毫无血色者,主营血大虚,阳气虚衰,病重难治。
舌苔部分脱落,未剥脱处仍有腻苔者,多为正气亏虚,痰浊未化,病情较为复杂。
舌苔剥脱的范围大小多与气阴或气血不足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