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瘫和硬瘫的区别

闫振文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硬瘫是指当锥体系受到损伤将会产生随意运动的障碍,发生瘫痪,又称痉挛性瘫痪。软瘫属于下运动神经元瘫,即迟缓性瘫痪。两者属于不同的瘫痪,需根据不同原因进行不同治疗。若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具体情况如下:

1、硬瘫:一般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指大脑内部锥体细胞及发出根丝形成的锥体束受到破坏,引起肌梭牵张反射过度增强,导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情况。一般高位截瘫就属于硬瘫范畴。另外,部分中枢神经性疾病,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硬瘫。建议患者可以配合按摩、针灸的方法调理,可以有效改善不适症状。

2、软瘫:一般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如前角病变、周围神经病、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或是临床中常见神经肌肉病、运动神经元病等,患者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软瘫多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早期,如急性脑中风早期或脊髓炎早期,患者肌张力偏低、腱反射减弱,此时称为脑中风休克期或脊髓休克期,但由于脑部或是脊髓出现病变,在超急性期出现断联休克而导致软瘫。建议软瘫患者对患肢进行按摩可促进血液、淋巴回流,阻止和减轻浮肿,有利于运动功能恢复。需要注意,按摩手法应轻柔、缓慢、有节律。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