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湿气重可能是由体质因素、生活环境、饮食因素、生活习惯不当、情绪压力等原因导致的,出现此类情况后,建议及时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
1、体质因素:如天生脾胃功能不好,脾能够将饮食水谷运化变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并且运送到全身。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就不能将饮食水谷良好地运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导致停积在身体内产生湿气。可以遵医嘱服用四妙丸、五苓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配合薏苡仁、红豆、茯苓等泡水煎茶喝。
2、生活环境:比如生活在较潮湿的地区,内外相合就可能会导致身体内产生湿气。如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比如居住在地下室,也会导致湿气的产生。空调要定期开除湿模式,多通风,但尽量不要长期居住于潮湿环境,避免对身体产生伤害。
3、饮食因素:脾有运化食物中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等作用,如果长期进食生冷寒凉、辛辣刺激、油腻肥厚的食物,会损伤脾胃,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职就容易出现身体湿气重的现象。饮食以清淡营养为主,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选择能够祛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丝瓜、芡实、薏米、扁豆、冬瓜等。
4、生活习惯不当:若作息不规律、缺乏锻炼、久坐不动等,容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湿气滞留。建议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抵抗力。
5、情绪压力:长期的情绪压力、忧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状态会损伤脾胃功能,从而影响湿气的运化,进而导致湿气重。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放松心情。
除上述情况外,还可能是由遗传因素、药物因素、慢性肾病等原因导致。若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