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真菌镜检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真菌形态的检查手段,主要用于诊断真菌感染及研究真菌的分类。整个真菌镜检的过程包括样本采集、涂片制作、染色、显微镜观察和结果报告等几个步骤。
1. 样本采集:通常使用无菌棉签或采集器从感染区域或感染区域获取样本,常见的部位包括皮肤、毛发、指甲和口腔等。
2. 涂片制作:将采集到的样本在载玻片上涂成一层薄而均匀的涂片,这个过程称为涂片制作。常用的涂片方法有直接涂片法、压片法和涂片染色法。
3. 染色:对涂片进行染色,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真菌的形态和结构。常用的染色技术包括革兰氏染色法、吉姆萨染色法和荧光染色法等。
4. 镜检:将涂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寻找真菌的菌丝和孢子。在观察时,需要不同放大倍数下的形态特征,并仔细检查是否存在真菌的特殊结构,如孢子、菌丝和假菌丝等。
5. 结果报告:真菌镜检的结果通常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现,内容包括涂片染色方法、观察到的真菌形态、特殊结构的存在与否、真菌的数量及形态描述等。此外,真菌镜检的结果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帮助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真菌镜检是一种快速、简便且经济的诊断方法,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依赖于样本质量和染色方法的选择。因此,真菌镜检应在专业实验室中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