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十二指肠是位于胃与空肠之间的一个重要器官,成人的十二指肠长度约为25厘米,直径在4到6厘米之间。它是小肠中最短、管径最大的部分,位置较深且相对固定。十二指肠可分为四个部分: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1. 球部:十二指肠的球部是其起始段,长度约为3厘米,起自胃的幽门,向右后方延伸。此部分通过十二指肠悬韧带(又称Treitz韧带)固定于腹后壁,手术时可作为确认十二指肠的标志。球部靠近幽门的约2.5厘米肠管称为前壁,其肠壁较薄,黏膜光滑且无皱襞,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发生部位。
2. 降部:十二指肠的降部是第二部分,长度约为7到8厘米,起自球部,沿右肾内侧缘和胰头后方斜行下降,直到第3腰椎水平,随后向左侧弯曲,进入水平部。降部的后内侧壁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汁和胰液通过此处流入十二指肠。
3. 水平部:水平部又称下部,长度约为10厘米,起自降部,横过下腔静脉和第3腰椎体前方,至腹膜后,连接升部。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紧贴此部前面下行。
4. 升部:升部是十二指肠的第四部分,长度约为2到3厘米,从水平部末端开始,斜向左上方延伸至第2腰椎体左侧,再向前下方弯曲,连接空肠。升部后面有肠系膜上动、静脉跨越,前面则有横结肠系膜覆盖。此部分前面及两侧有腹膜覆盖,后面无腹膜,因此升部手术通常通过腹膜外进行。
整体来看,十二指肠呈“C”形,环绕胰头,分为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它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负责接收胃液、胰液和胆汁,是小肠消化吸收的关键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