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听诊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操作

王勇

河南省人民医院 全科 主任医师

腹部听诊包括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和振水音等。在进行听诊时,患者应仰卧,双腿屈曲,放松腹肌,检查者将听诊器的膜型部分放在腹壁上,全面听取各个区域的声音。有时需要用手指轻轻敲击或搔弹腹壁,以刺激肠鸣音的出现。

1. 肠鸣音:当肠道蠕动时,气体和液体在肠管内流动,产生间歇性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正常情况下,肠鸣音的频率为每分钟4到5次,声音柔和且低沉,通常不易察觉。检查者将听诊器放在腹壁上,听取肠鸣音。如果肠鸣音亢进,频率超过每分钟10次,且音调响亮、高亢,甚至呈现叮当声或金属声,这种情况称为肠鸣音亢进,常见于机械性肠梗阻。相反,如果肠鸣音减弱,可能数分钟才听到一次,这称为肠鸣音减弱,常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及胃肠动力低下等情况。

2. 血管杂音:在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狭窄或肾动脉狭窄的情况下,检查者可以在上腹部或脐部听到收缩期的血管杂音。

3. 摩擦音:在脾梗死、脾周围炎、肝周围炎或胆囊炎等影响局部腹膜的情况下,深呼吸时可以在相应部位听到摩擦音。

4. 振水音:当胃内积存大量液体和气体时,可能会出现振水音。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