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友文
安徽省立医院 泌尿外科 主任医师利尿剂主要包括噻嗪类利尿剂、髓袢类利尿剂、保钾类利尿剂等,有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自行用药,以免造成危害。具体如下:
1、噻嗪类利尿剂:代表药物是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主要作用于肾脏的远曲小管,通过抑制钠的重吸收起到利尿作用。
2、髓袢类利药剂:代表药物包括呋塞米、托拉塞米、阿莫西林,主要作用于髓袢的升支粗端,通过抑制钠重吸收而起到利尿作用。
3、保钾利尿剂:利尿作用比较弱,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代表药物是螺内酯、氨苯蝶啶。
除此之外,还包括渗透性利尿剂,主要有甘露醇、乙酰唑胺等。通过渗透压的作用,把肾脏水分带出体外。出现不适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