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洪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科 副主任医师哺乳期下身瘙痒,可能由卫生习惯不良、阴道炎、外阴炎、外阴湿疹、阴虱病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卫生习惯不良:哺乳期女性若不注意个人卫生,尿液或粪便可能残留于外阴部,长时间刺激可导致瘙痒。建议每次排尿或排便后,用纸巾擦拭干净,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
2、阴道炎:哺乳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易导致阴道环境失衡,从而引发阴道炎。表现为下身瘙痒、白带异常、异味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妇科千金片、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栓、头孢呋辛酯胶囊等阴道给药,同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性生活,以防交叉感染。
3、外阴炎:外阴炎多因细菌感染、化学物质刺激或物理损伤所致。表现为外阴瘙痒、疼痛、红肿,甚至可能出现溃疡。治疗时,可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丁苯羟酸乳膏等抗菌药物,同时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度摩擦和刺激。
4、外阴湿疹:哺乳期女性若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或外阴受到摩擦、刺激,易诱发外阴湿疹。表现为下身瘙痒、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治疗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等药物,同时保持外阴干燥,避免抓挠,以免加重病情。
5、阴虱病:阴虱病是一种由阴虱叮咬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表现为下身剧烈瘙痒,夜间尤为明显,可见阴毛根部有虫卵或成虫。治疗时,需剃除阴毛,外用硫软膏、百部酊等药物杀灭阴虱,同时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
除上述原因外,哺乳期下身瘙痒还可能由过敏等因素引起。建议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必要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