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处理胃肠镜检查出的炎症、活动性改变、肠化、萎缩和异型增生

周中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胃肠镜检查中发现的炎症、活动性改变、肠化、萎缩和异型增生是胃黏膜的病理变化,处理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 炎症:胃黏膜的炎症通常由感染、药物或饮食等因素引起,治疗一般采用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H2RA)和胃黏膜保护剂等。

2. 活动性改变:胃黏膜的活动性改变通常表示胃炎处于活动状态,需进行药物治疗,包括PPI、H2RA和胃黏膜保护剂。如果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则需进行根除治疗。

3. 肠化: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被肠型上皮替代,这是病理变化。对于肠上皮化生,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

4. 萎缩:胃黏膜萎缩是指胃黏膜固有腺体的减少,属于常见的病理变化。萎缩性胃炎通常需要药物治疗,如PPI、H2RA和胃黏膜保护剂等。

5. 异型增生:异型增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异常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此情况需进行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

对于胃肠镜检查中发现的这些病理变化,建议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