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喝水少容易得结石。喝水少是形成肾结石的一个病因。喝水少,尿液就容易浓缩,尿液中的结晶成分就含量比较高,进而形成尿路结晶的几率就比较大。尿路结晶聚集到一起,就会形成小的肾结石,如果不采取对应的治疗,可能形成比较大的肾结石,进而引起腰痛、血尿、感染等等相应的症状。结石主要有泌尿系统结石和消化道结石等,建议及时对症治疗。具体如下:
1、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其发病的直接原因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尿路感染以及药物相关因素有关,喝水少并不是直接导致泌尿系统结石发病的原因,但喝水少会增加得泌尿系统结石的风险。一方面,人在水分摄入不足时,尿液浓缩,肾脏内的钠、钙、草酸盐、尿酸等成石物质大量沉积,会形成肾结石,结石在尿液冲刷下流入输尿管,可以形成输尿管结石,流入膀胱,会形成膀胱结石。另一方面,大量饮水可以生成更多的尿液,大量排尿可以起到冲刷尿道的作用,以减少钠、钙、草酸盐等成石物质在肾脏内堆积,进而减少患泌尿系统结石的概率。建议平时应多喝水,勤排尿,不要憋尿。对于小于6mm的结石,可以遵医嘱搭配排石胶囊、结石通胶囊、尿石通颗粒,促进结石随尿液排出。如果大于6mm的结石,需要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2、消化道结石: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等消化系统结石的发病原因与喝水少没有关系,喝水少并不会增加患消化系统结石的概率。消化系统结石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任何可以使胆汁成分改变或造成胆道梗阻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胆囊结石、胆管结石,如高胆固醇饮食、糖尿病、肥胖、高血脂、寄生虫、胆道感染、药物因素等。确诊有消化系统结石后,可以使用吲哚美辛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解痉止痛药,以及去氢胆酸片、熊去氧胆酸片等利胆药物来治疗,如果并发胆囊炎,可以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甲硝唑等抗感染药物来治疗。平时应按时用餐,避免暴饮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