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跃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胆外科 主任医师不管是坐便还是蹲便,排便时间过长都有诱发痔疮的风险,但蹲便更符合人体生理结构。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预防痔疮的发生。若患上痔疮,应及时就诊遵医嘱正确用药治疗。具体如下:
下蹲时人体腹部压力较大,对排便较有利,蹲便更适合人体的生理结构。坐便时为了增加腹压会向下推动隔膜,长时间如此容易导致腹肌松弛,回盲瓣功能失调等。但坐便使排便过程中更轻松,避免出现腿部压力过大的现象。但无论是哪种排便方式,排便时间过长都会对肛门周围静脉回流有一定影响,从而诱发痔疮。
日常生活中应积极预防痔疮的发生,当有便意时应避免出现忍着不去大便的现象,久忍大便可以抑制生理反射,逐渐可引起习惯性便秘,还应避免排便时蹲厕时间过长。同时应养成每天早晨定时排便的习惯,这对于预防痔疮的发生,有比较重要的作用。日常饮食可多食用蔬菜、瓜果、豆类等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粗粮食物,可适当增加饮水量,使大便保持润滑通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平时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益于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盆腔充血,促进胃肠蠕动,可有效防止大便秘结。
若患上痔疮可就诊遵医嘱使用治疗痔疮的药膏治疗,常用的有肛泰软膏、麝香痔疮膏、金霉素软膏以及九华痔疮膏等,此类药膏主要有清热燥湿、消肿止痛的作用。若使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就诊进行血栓性外痔剥离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等方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