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粒疹与粟粒疹的识别要点是什么

肖学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丘疹与粟粒疹都是皮肤上出现的小疙瘩,但它们在病因、形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

1.病因:丘疹通常由感染、炎症或过敏等因素引起,而粟粒疹则主要是由于汗腺导管阻塞、遗传因素或皮肤表面温度升高等原因造成的。

2.形态:丘疹是一种突起于皮肤表面的小疙瘩,形状可能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表面可能光滑、粗糙或有小水疱等变化。粟粒疹则是细小的白色或黄色颗粒,直径通常小于1毫米,密集分布在皮肤上,外观类似于痱子。

3.发病机制:丘疹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包括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皮肤细胞的增生等过程。而粟粒疹的形成则是由于汗腺导管的堵塞,导致汗液在皮肤内滞留。

4.治疗方法:丘疹的治疗方式依赖于其病因,可能需要使用抗炎药、抗过敏药或抗生素等。而粟粒疹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退,不需要特别治疗,但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避免高温和潮湿的环境。

如果皮肤上出现小疙瘩,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