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骨溶解

王发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骨科 副主任医师

判断骨溶解的主要依据是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1. 病史:骨溶解通常发生在假体(如人工关节)或骨折的部位。因此,如果患者有相关手术史,医生可能会考虑骨溶解的可能性。

2. 症状:骨溶解的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会手术部位的持续疼痛,或感到骨折部位的疼痛和活动受限。

3. 体征:医生在检查时,可能会发现手术或骨折部位的局部肿胀、发热和压痛现象。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线、CT和MRI能够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骨溶解。在X线或CT图像中,可能会观察到骨质疏松、骨小梁减少或消失以及假体周围的透亮带。在MRI图像上,假体周围的液体也可能被发现。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表现,建议进行骨活检,以确认是否存在骨溶解。骨活检是一种微创手术,从受影响的骨骼部位提取一小块骨组织进行分析。病理学家将对这些骨组织进行检查,以寻找骨溶解的证据。

骨溶解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骨活检的结果。

展开全部内容